企业档案
  • 企业级别:黄金会员
  • 信用等级:

在线交谈: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热线:15305166390

企业点评(我要提问/点评)

  • 企业被点评:0
  • 好评(0%)
  • 中评(0%)
  • 差评(0%)

资料认证

    已通过身份证认证 已通过身份证认证

    已通过营业执照认证 已通过营业执照认证

  • 浏览人次:
  • 加盟时间:2017年09月23日
商家资讯

南京中山陵:景点介绍+地址+门票+交通+开放时间

发布者:南京旅游导游网 发布时间:2024-04-24 来源:南京旅游导游网

中山陵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陵墓于1926年1月开始建造,历时三年才得以建成,其后又经过几次修复、增建,直至1931年底才有了如今完整的中山陵园。陵园占地面积8万余平方米,依山而筑,前面是一马平川,后面则是峰峦翠幕,东吡灵谷寺,西邻明孝陵,平面呈“自由钟”形,整体大气磅礴,并且陵园还兼具西方建筑精粹,庄严简朴,别具一格。陵寝建筑中轴对称,从牌坊、墓道、陵门、碑亭到祭堂、慕室,平距700米,高差70米。陵墓附近尚有音乐台、行健亭、光化亭、流徽榭、藏经楼等多处纪念性建筑。您知道中山陵园为何在这里建造吗?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孙中山曾于1912年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期间,曾几次到过紫金山。由于被紫金山的风景所深深吸引,他曾说:“待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民乞此一抷土,以安置躯壳尔。“还有另一原因是由于孙中山曾说,南京是临时政府所在之地,警戒世人勿忘辛亥革命。为了完成孙中山的遗愿,因此中山陵园选址于此,以此来缅怀和赞扬孙中山同志为中国革命做出的伟大贡献。

1.孝经鼎

孝经鼎由青铜打造,造价1.5万元,高4.25米,腹径有1.23米,重达万斤,而且鼎亭全部用黄铜吹色,工艺精细,尤为壮观。孝经鼎是由国民党元老戴季陶和国立中山大学的全体同学捐资打造的,以此来怀念孙中山。底座平面光滑如镜,刻有夏行时、韩栋、杨光煦等11位监造者的姓名;底座平面上是铜鼎的三足,中部有三只张口的狮子头;铜鼎身上,朝北一面雕刻了“智、仁、勇”,朝南一面书写的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铜鼎口是一个六角攒尖顶亭子,亭内竖有六方长方形的铜碑,上面刻有戴季陶之母黄太夫人手书的《孝经》全文,非常珍贵。

2.博爱坊

博爱坊,也被称为中山陵牌坊,前来吊念孙中山先生的人都需从此地经过。牌坊高11米,宽17.3米,是三间四柱冲天式。博爱坊整体充斥着浓厚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牌坊上刻有莲瓣、云朵和古代建筑彩绘式的图案,古风古韵。在牌坊中门横帽上的“博爱”两个鎏金大字。

3.总理陵园卫室

在陵门前面平台上,有两座左右对称的建筑物。左侧的建筑就是总理陵园卫士室,右侧是个休息室,里面是提供休息和洗手间等设备。那么,您知道左侧的总理陵园卫士室用来做什么的吗,它为什么这样取名呢?中山陵原本称为总理陵园,它是按照孙中山先生的职位命名的。后来,总理陵园更名为中山陵园之后,卫士室依旧维持了原有的名字。至于卫士室是用来干什么的,通俗点说就是守灵人住的房子。卫士室整体是以灰白蓝为主要色调,房檐是蓝色,看上去既典雅,又不失严肃。

4.陵门

陵门表面看上去它是一个简单的方形的建筑,但其实里面富含了很多设计的小巧思。首先看这里的三个拱门,皆是精致的镂花铜门,极具中国传统的木结构特色,而其中的精心的雕纹,更传递出中华文艺之美。中门的门额中间篆刻着“天下为公”四个大字,据说这是由孙中山先生亲手题写的。那么您知道“天下为公”有何寓意吗?它是孙中山先生对民权主义的解释,他认为主权在民,天下也不是一人独尊,应该归所有公民。因为孙中山“天下为公”之心深受人们尊敬,于是人们便把中间的这道门称为“天下为公门”。中门设计高大雄伟,突出了孙中山先生崇高的思想品质和他在人们心目中的伟岸形象。

5.碑亭

碑亭平面近似于一个长方形,宽约13米,高有17米,中间立着一个高达9米、重几十吨的墓碑。据说,当初在打造这个墓碑时,政府曾向各地征求墓碑材料,最后采用了从福建运来了巨大花岗岩。墓碑建成后,接下来就是要书写墓碑碑文啦,这可难道了当时不少人呢,毕竟孙中山先生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不容小觑。最后葬事筹备委员会认为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不是用文字能概括出来的,于是决定不用碑文。

这块大石碑仅仅刻着三行鎏金碑文: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这是由谭延闿题写的。

6.石阶

现在踏上的就是著名的中山陵石阶啦。从博爱坊到祭堂,一共有392级台阶,这个数字暗喻着当时全中国三亿九千两百万的同胞。台阶排列有序,象征着中华同胞们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精神力量。当然,这个台阶并不是一次性要走完的,而是被分成了10段,每到一段都会有个缓冲的平台。从下往上爬的时候,所见的只是连绵不断的台阶,无法看到平台。从上往下走的时候,却可以看到平台了。这是因为视觉效果不同而造成的。虽然是同一个石阶,但是它却包含了两种意义。从下往上看,寓意着革命道路是崎岖坎坷的;但是从上往下看,就寓意着开阔的视野,回头再看当初走过的路,其实并没有那么艰难。

7.奉安纪念铜鼎

1929年,孙中山先生的去世,让无数人们感到惋惜心痛。为了纪念他的丰功伟绩,民国上海特别市政府不但把他安葬于中山陵,还敬献了一对仿古铜鼎放置园内,这对鼎有1.5米高,1.3米长,因为在鼎的表面上刻了“奉安大典”四个篆体字,所以就被称为奉安纪念铜鼎。铜鼎西侧腹壁上有两个弹孔,这是当时日本在侵略南京时留下来的证据。孙中山奉安85周年纪念的时候,专业人员对这对铜鼎做了抢救修复,让它们恢复到如今的状态。

8.祭堂

祭堂是一座既有东方古典的建筑元素,又融合了西方建筑特色的宫殿式风格建筑。屋顶是中国传统的重檐九脊,而城堡具有浓郁的西式风格。祭堂长30米,阔25米,高29米。四周是堡垒式的方屋,前面屹立着两座高12.6米的华表拱卫。祭堂门额上篆刻着“民族、民生、民权”六个大字,中央是孙中山手中书的“天地正气”四个大字。

祭堂内两侧的大理石上雕刻着孙中山手书《建国大纲》全文;祭堂正中是孙中山着长袍马褂的白石全身坐像。祭堂整体大气磅礴,让人感受到一种庄重之感。

9.墓室

在进入墓室之前有用纯紫铜制成的二道门,门上有“浩气长存“的四字横额,这是由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墓室整体呈圆形,长18米、高11米,地面是由白色大理石铺砌而成。顶部有一枚用彩色马赛克镶嵌的图案,是国民党的党徽。往里面走,可以看到一个长方形的中央墓穴,上面有一座孙中山汉白玉的卧像,它是捷克雕刻家高琪根据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形象雕刻而成的。许多人来中山陵参观,都会把这里作为最后驻足的地方,以此表示对孙中山先生的尊敬。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石像路7号

门票:免费,要提前预约

交通:1、乘坐地铁2号线至中山陵下马坊站下车,出站可换乘景区观光车或沿博爱路步行前往中山陵;

2、乘坐南京公交34路或201路至中山陵停车场站下,步行可达。

开放时间:周二——周日8:00-17:00

手机收藏,随时查看 手机微站